2025-08-29 18:07:38未来网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多支实践队伍深入乡村与基层,围绕普通话推广、乡村支教、红色传承、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核心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推普助力乡村,语韵共筑未来
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土建学院燃梦公益支教队兵分两路,分别赴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和烟台市海阳市开展推普支教活动。
在张湾镇,针对当地普通话普及程度较低的现状,支教队精心设计了模块化课程,通过生动有趣的发音示范、绕口令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与热情。同时,举办多元化知识讲座,涵盖党的历史、科学知识、美术绘画、英语口语等内容,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助力全面发展。
在海阳市,支教队与城北善道公益活动中心紧密合作,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带领低年级学生诵读经典,规范听说读写;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品读诗词,感知文化脉络,厚植文化根基,并营造书香环境,梳理必读书目,引导孩子们深度阅读、交流感悟,推动普通话在更广泛范围内的普及与提升。
安全筑基童心,科学启智未来
燃梦公益支教队不仅注重语言文化的传承,更高度重视孩子们的安全教育与科学启蒙。
安全课上,支教队与海阳义警携手启动“晨光安全课”,通过案例讲解、图示分析等方式,系统介绍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及预防要点,重点强调危险区域的识别与应急流程,并现场演示自救动作,巩固学习效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防线。
科学课上,支教队员结合专业所学,利用教具演示物理知识,启发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并通过对比实验,帮助孩子们直观理解惯性原理等复杂概念。既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与创造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红色基因传承,铸魂育人前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土建学院“七彩云桥”实践队、防灾减灾大学生党员讲师团分别赴云南、济宁开展系列红色传承实践活动。
实践队分别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以及兖州战役烈士陵园纪念馆、四乡师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通过参观展区、聆听解说,深刻感受革命前辈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精神。并在“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及兖州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团誓词,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云南,实践队还前往昆明市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感悟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在兖州,讲师团成员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聆听烈士事迹,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展品和场景复原,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
民族团结共进,石榴籽心相连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土建学院“鲁新筑梦·石榴籽”实践队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实践队深入王蔚同志纪念馆、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通过聆听事迹、观看实物,深刻感受红色传承与民族团结的深厚底蕴。走进和田团城历史文化街区、和田夜市等地,沉浸式体验多民族共居共乐的文化生态,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与认同,并走进村庄,与村民共同参加升国旗仪式,通过赠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开展课业辅导及讲解中国传统棋类规则等活动,开展“文化润疆”活动,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此外,土建学院“七彩云桥”实践队前往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展“以建筑测绘解码民族基因”的实践活动,感受中国完整的民族服饰谱系,体悟世界级文字遗产,聆听民族特色乐器的奇妙音色,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体现,共同表达“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坚定信念。
乡村振兴探路,青春献策发展
为切身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土建学院防灾减灾大学生党员讲师团赴济宁市兖州区开展实践活动。在管口村,讲师团详细了解“一引四联”的发展模式,感受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走访特色种植基地、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深刻认识到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讲师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与此同时,土建学院“方寸筑新”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方家村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实践队走进树莓种植基地,了解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深入村居开展建筑风貌调研,感受传统古村的现代蝶变;慰问低保家庭,送上温暖与关怀。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积累了宝贵的案例素材,更为专业学习中的乡村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
此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更为乡村振兴与国家发展贡献了宝贵的青春智慧与力量。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理念,通过搭建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平台,引导青年学生在基层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实践模式与方法,推动社会实践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通讯员:李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