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这个六一,跟孩子们说说信仰

2019-05-30 11:14:42 来源:未来网
谈及青少年德育工作,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副校长王强感叹,“不要小看现在的孩子,只要给予相应的教育,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

【追梦少年·开始信仰】

  未来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刘文静)“‘六一’儿童节将至,什么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优质的教育绝对是第一首选。而教育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德育,是信仰教育!”

  ……

  谈及青少年德育工作,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副校长王强向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感叹,“不要小看现在的孩子,只要给予相应的教育,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

  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育新学校带领学生们远赴酒泉,这是学校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以来,少有的几次条件艰苦之行,起初老师们都很担心学生的情绪和身体条件,但没想到,学生们异常的团结和兴奋。

  “以往,学生们了解到的是嫦娥奔月、月背着陆等振奋人心的科技成就,但是到了茫茫戈壁,他们切身体验艰苦的环境,感受科学家们的拼搏和奉献后,并没有抱怨长途跋涉的辛苦,还说看到这些,他们真的没有理由不奋斗。”王强感慨道:“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们的这种成长是由内而外的,发自内心的。我想,这就是德育、信仰教育最大的意义吧!”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这里扣好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也多次发文对德育作出指导和规范,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但是这粒扣子要怎么扣?王强表示,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信仰教育。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德育是建设信仰的重要途径。”王强表示,如今人们都坚定的相信着一句话: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未来。“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我们人民的信仰不同于西方其他国家,我们的信仰是相信党和国家,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种信仰要从小就开始教育和培养,信仰能给予孩子们来自灵魂深处的能量和面对复杂世界清晰的成长路标。”

  《加强德育培养 塑造学生信仰》一文中曾指出,世上从来没有喊口号就能实现的信仰,也没有走形式就能确定的理想。必须把校园德育作为培养学生坚定信念的基石,让信念指导人生的道路,青年兴则国兴,青年成才则国家兴亡。让青年之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奠定基础。

江苏南通某小学的学生正在上“品德与社会”德育课。图据视觉中国

  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仰教育和德育工作,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从新课标落实要求,到团课、队课如火如荼开讲;从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到紧跟时代发展上线在线德育教学平台……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7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及实施手册相继印发,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为新时代德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确认了指南,更要确认标准。王强告诉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如今,义务教育三科教材已在全国统一使用,新课程标准要求各学科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各地各学校都在积极落实要求。

  此外,一系列红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队课、团课、全国文明校园创建等德育活动愈发火热,“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红领巾心向党”“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等主题教育活动异彩纷呈,为各领域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树立起人生航标。

  王强表示,通过强而有力又不失生动活泼的德育,能够明显感受到孩子们收获了极大地成长,无论精神面貌,还是知识的广度、深度,都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地各校的积极参与,星星之火才能渐成燎原之势。在上海、福建、山东等地,大中小学德育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构建起来,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北京、浙江,“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江苏,“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不断创新育人模式……

  各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各条线相互交织,将德育大网编织得愈发牢密。

  2018年发布的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九成以上的学生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96.2%的四年级学生和97.9%的八年级学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广

吉林某小学正在举行德育活动。图据视觉中国

  校外培训需“德育为先” 助力构建德育新生态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德育愈发引得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德育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加创新高效地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新时代的教育正在回答着这一问题。

  “可以看到,如今许多校外培训机构也开设了德育相关课程,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王强看来,在政策的不断规范下,校外培训机构逐渐走向正轨,而其想赢得长久的发展,真正成为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最关键的也是要做到“德育为先”。

  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梳理发现,今年5月初,好未来旗下学而思正式发布“学而思德育教育系列必修课”。面向其教师群体,围绕爱党爱国教育、国家新时代教育方向、师德师风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等主题设置课程。面向学生群体,也推出《礼花蛋之我和我的祖国》《将军爷爷讲故事》两个主题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让更多孩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一起教育科技也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的“人生第一课”公益活动上,推出以中小学生德育教材为内容的线上德育教学平台----托比德育课堂。据了解,课堂将围绕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情况展开,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目前各学校现行的德育教学课程转化为学生可行动、老师可指导、家长可参与的线上线下联动的公益活动。

  新东方也加入了德育的行列,其旗下专注于青少年全面素质成长的教育品牌百学汇,通过艺术、体育、科学、学科等课程为载体,注重青少年全面人格的培养,期望促进青少年在智育、体育、德育、美育方面全面发展。

  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注意到,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指出,民办教育、课外培训、国际学校、留学教育、教育科技企业等类型和主体,在“教育事业”之外构成新的教育业态。这种新业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势必能为德育构造更加丰富的新生态。

  对此,王强也表示,课外培训机构和教育企业涉足德育是良好的开端,“反过来说,之前许多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过度逐利问题,甚至是欺骗学生家长的校外培训机构,也正是因为自身道德素养欠缺,不重视自身德育的人势必也做不好对学生的德育工作。”

  他强调,课外培训机构和教育企业涉足德育必须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也需要严格规范自身,打造高质量的德育课程,能够承受得起来自学生、家长、市场以及监管部门的检验。争取做到校内德育的有效补充,与校内德育形成合力,共同助力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龙川县田家炳中学校长李舒强也在接受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协作机制,形成校内校外‘立德树人’的合力,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德育体验、注重道德成长经历积累,使整个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新技术赋能德育 人工智能“+”出新动能

  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要创新开展。新技术赋能德育,可以为德育带来更多可能。

  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18)记者梳理发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及各地各校的新媒体平台等逐渐构建成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日益成为网上德育新阵地。目前,“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已覆盖全国570多万高校学生;“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注册师生用户达487万。

  “在德育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是大势所趋,对德育的广泛深入渗透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强告诉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可以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德育资源供给。大数据采集信息也更加方便便捷,可以大大提高德育实效。

  “此外,新技术更贴近学生的兴趣,形式也更容易让学生喜欢。因为青少年本身喜欢创新和探索新事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对德育的接受度。”

  王强举例,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由学生宣传团队组成的新媒体平台在校内都拥有很高的人气,如学生电视台就是学生们的“校宝”,在这些平台上开展德育工作,进行正能量的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很容易形成校园传播爆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但是,新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德育过程中应用新技术必须要有前提,即认识清楚技术本身的特征和青少年的成长教育特征,看清技术的两面性,遵循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有利的一面,为德育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李舒强也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要优化网络德育环境,加强对学生上网的教育和引导,有关部门应运用法律和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空间,对校园贷、网上赌博、网络诈骗不良信息严加监管,为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作者:刘文静 编辑:杨波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我要爆料

X
  • Your browser doesn't have Flash, Silverlight or HTML5 support.
  • 特别说明: 请务必真实填写联系方式和姓名,以助于爆料内容快速通过审核。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提  示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 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