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作业神器”变高考“作弊道具” 拍照搜题软件,慎用!

2021-06-10 09:34:22 来源:未来网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学习软件层出不穷,软硬件教辅工具也推陈出新,升级迭代。

  未来网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李盈盈)“拍照搜题从抄作业神器秒变高考作弊神器!”

  2021年全国高考第一天(6月7日下午)湖北武汉一高考考生吴某某被曝在数学考试期间,利用手机将高考数学试卷上的一道几何题拍照后,上传至拍照搜题软件——小猿搜题App,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占据了6月8日的多个微博热搜。

  

  截图自微博热搜

  此次事件也将备受争议的拍照搜题软件再次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有网友表示,被中小学生常用于拍照搜答案的抄作业神器摇身一变,竟然成了高考考生的作弊神器,简直刷新人们的三观。

  “作业神器”变“作弊神器”?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平时中小学生使用拍照搜题软件,只是用于完成作业,如今,竟有人把它用在了高考作弊。

  有人直呼“抄作业神器秒变高考作弊神器!”

  万幸的是,这位考生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对此,有网友表示,实验证明了拍搜App也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题都有答案,学习做题寄托于拍搜App,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6月8日,小猿搜题App所属机构猿辅导回应了高考生拍照上传的细节。7日15时50分左右,工作人员在后台看到有用户上传了一道题,因考试期间平台关闭了拍照搜题功能,系统和人工均未作答。考试结束后,工作人员发现此前用户上传题目疑似高考题,随后留存证据向相关部门报案。

  针对此事,6月8日上午,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官方微博@黄陂教育发布的“关于考生吴某某舞弊处理意见的通报”称,6月7日晚,经考区组织考场视频回放,确认考生吴某某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卷的事实。

  

  截图自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官方微博@黄陂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吴某某在高考考场拍照搜题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带手机进考场属于舞弊行为,应该严格禁止。二是搜题软件本身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帮助检索答案,供不会做题的学生参考;另一方面,更多使用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导致学生遇到难题时,不爱思考,而是长期依赖搜题软件,抄现成的答案。

  黄荣怀认为,拍照搜题软件的使用需要慎重。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24日第07版)刊文,质疑“搜题软件,是方便还是隐患?”

  “目前,这种(拍照搜题)产品是有争议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向未来网记者说道。他强调,下一代的教育是国家大事,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来论证这种拍照搜题类教育产品究竟是否合适。

  拍照搜题被指弊大于利

  手机一拍,答案就来。

  对于无法寻求老师帮助的学生而言,在日常的学习中,偶尔用拍照搜题工具的确便利了他们的学习,尤其是可以助他们按时完成作业。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学生简一(化名)使用此类软件已是轻车熟路了。“爸爸妈妈下班晚,我放学回家若遇到不会做的题,爷爷奶奶又辅导不了,担心老师忙,也不方便问(老师),自己拍个照上传,答案就出来了,很方便。”

  然而,正如人们所担忧的,搜题类App是真助学,还是长惰性?

  未来网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来自教育一线的声音普遍认为,拍照搜题App的广泛渗透弊大于利。

  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孟繁斌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中,他发现有学生不动脑筋,直接抄搜题软件上的答案。

  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张玲告诉未来网记者:“它容易让学生走捷径抄答案,慢慢地,养成不爱动脑思考的习惯,以后就算再遇到类似的题,仍然不会做。”因此,他们学校反对学生使用这样的软件。

  受访者普遍表示,一方面,拍照搜题软件破坏了中小学生亟需培养的独立思考和善于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极易助长自控力较差的学生的惰性;另一方面,老师也无法通过学生的作业和测试反馈,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影响教学评估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从某种程度上说,拍照搜题的使用破坏了教育规律。

  技术升级如何平衡利弊?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学习软件层出不穷,软硬件教辅工具也推陈出新,升级迭代。

  在黄荣怀看来,环境可以改变和塑造人的行为,不过,当前的智慧学习环境还需要适宜的人文氛围和恰当的行为方式。拍照搜题软件的出现的确迎合了学生的及时“求解”需求,也会形成习惯和依赖,从而塑造他们的行为。

  可是,技术的升级迭代如何在其便利性与潜在的弊端之间做好平衡呢?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尧德中认为,教育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事情,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时,需要谨慎。

  黄荣怀告诉未来网记者,首先,相关机构迭代技术时,既要考虑其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正面及负面的影响,还要考虑其中的伦理道德,要有“底线”思维。

  其次,要立规矩,让学生遵守纪律。其实,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已经增加了考试作弊的刑事责任,希望学生不要铤而走险。

  再次,更多的还要从学校层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避免学生对技术产品产生依赖。

  “因为利用搜题软件解决作业问题仅仅停留在表层学习,遇到问题就拍照搜答案,只是为应试教育提供了一些支撑。但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软件难以做到。”黄荣怀补充道。

作者:李盈盈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我要爆料

X
  • Your browser doesn't have Flash, Silverlight or HTML5 support.
  • 特别说明: 请务必真实填写联系方式和姓名,以助于爆料内容快速通过审核。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提  示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 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