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少年儿童性别社会化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少年儿童性别社会化的特点
1.新媒体成为性别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少年儿童的性别社会化,和其他的社会化过程一样,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一方面社会通过各种组织机构对儿童进行教化引导,另一方面,少年儿童也会主动学习性别规范,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大众传媒都是少年儿童参与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日益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而也成为社会化的载体中越来越重要的一支力量。而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影响力也在逐渐超越传统媒体,迅速跻身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影响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力量。本次“新媒体与少年儿童社会化”调查显示,95.3%的孩子有上网经历,电脑、手机等上网工具成为青少年的必备。新媒体中呈现出来的性别图景,为少年儿童的性别社会化提供了一个丰富异常的场合。由于学生接触新媒体时间长、途径多,新媒体中的各类性别角色形象深入这一群体,成为指导他们日常行为的模范,自觉或者不自觉按照性别模式成长自身的行为标准。
娱乐行业借助新媒体着力打造的各类明星偶像和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成为少年儿童性别社会化的榜样。有研究显示,中学生往往以20-30岁的单身同性为模仿对象(刘录护:《城市中学生消费中的性别社会化研究——以广州市某中学60名学生的个案研究为例》,载《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娱乐行业的“造星”运动,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各类体育明星、影视明星、歌星等通过包装炒作,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形象,少年儿童对明星的服饰、言行的模仿,不自觉依照他们的样子将性别行为内化,形塑自身的性别特征,形成自身的性别认同。而处于消费时代中,性别化消费也在通过无孔不入的广告推广进入少年儿童生活的各个角落,其中传统的性别形象被强化、反复出现,同时符号化的消费不断地朝两性的身体进发,不断挖掘两性的身体之美,两性关系都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转换,“美女经济”固然经久不衰,“男色经济”也开始大行其道。此外,由于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加便捷,当今的时代中,少年儿童对性知识的接触也远远超出了以前所有时代,性规范的多元表达也给“90后”和“00后”塑造出一个更加混乱、迷茫的空间,这些都使得新媒体中呈现出来的性别形象和性别关系,对少年儿童学习性别规范形成性别意识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2.新媒体塑造的性别形象成为少年儿童的学习榜样
在人们社会化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时期是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前者是指个人从出生到12岁期间进行的早期社会化,这一阶段儿童主要学习语言和基本的行为模式,而次级社会化从青春期延续到成年期,这一阶段主要学习社会规范,形成价值观。少年儿童即将进入青春期,伴随生理上第二性征的出现,正是对性别敏感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性别社会化而言尤其重要。这一时期少年儿童性别社会化的首要内容是学习性别规范,进而形成性别认同。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如父母形象、男女明星等)为少年儿童树立性别角色,这些角色成为少年儿童的榜样。不过青春期的儿童已经逐渐开始反抗家长和学校的约束,更多和同辈群体一起进行性别规范的学习。而网络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生活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网络的使用延伸到休闲娱乐、学习、人际交往等多个领域,新媒体时尚而便捷,新媒体中塑造的性别角色,往往会成为少年儿童进行性别角色学习的榜样。少年儿童通过对网络中的明星形象或者其他典型人物的观察,辨识其中性别化的时尚特征,进而进行模仿,天长日久,就会加深对这种性别形象的认知,最后达到性别认同。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规范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崇拜性质,很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由于他们接触大众传媒的机会多,容易获得更丰富的特点,他们选择的偶像往往也具有多元的性质。
3.新媒体为少年儿童参与性别规范建构提供空间
儿童性别社会化,除了要学习社会中固化了的性别规范之外,往往会学习和体验新的性别规范。在新媒体提供的多元化选择中,这是不可避免且有积极意义的。新媒体具有参与性的特点,传统媒体的所谓受众,也不再仅仅是接受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参与互动,表达自身的看法,传统上的弱势群体如儿童、青年能够在这里发出声音,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新媒体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和平等参与的空间,使用者可以隐匿自己的身份,换一种身份增加新的体验。研究表明,两性网民都曾经有过以异性性别身份出现在网络社交场合的现象,其动机在于能够体验突破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约束,获得在性别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全新感受(杨宜音、陈午晴、徐冰:《中国网民的社会心理分析》,载《Internet网络世界》2000年第4期。)。同时,由于少年儿童的性别意识比较模糊,更加容易接受新颖的性别形象和性别关系,而传统的性别规范中也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需要被改变,如“男主外、女主内”简单化的刻板印象,有待于丰富的性别实践注入其中。
关于新媒体在人类性别关系上的作用,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悲观的态度认为,新媒体仍旧被传统的知识占据,尽管传播技术更加先进,但媒体中展现的性别形象和性别关系仍旧是传统的。媒体仍旧被男性把控,传统的性别关系仍旧在新的媒体中大行其道,并且因其传播面广会强化传统性别关系,在少年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被学习和接受,仍旧会延续下去。而乐观的态度同样存在,如沈奕斐认为,因特网是集体创造知识的有力空间,新产生的知识体系涵盖了边缘人群的需求,是一种更加柔性、个体性、非男权主义、非工具性的、大众的体系(沈奕斐:《赛伯空间中的主体技术和性/性别政治》,载《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新媒体也能因其参与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使得更多女性参与知识的创造,甚而使青少年自身参与到性别体验当中。应该说,新媒体通过影响少年儿童的性别社会化过程,进而创立新型的性别关系,这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
总之,新媒体成为少年儿童性别社会化的一个主要途径,为其提供性别角色模式,影响性别气质的建构,增加新颖的性别体验。同时,青少年这样在传统社会中的边缘群体,有了表达性别观念、塑造自身形象的空间,也参与到知识的创造中,共同影响性别关系图景。然而,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传播强化,不良的性别形象和不良信息的传播,都会对性别社会化产生错误的引导。
二、少年儿童使用新媒体的性别差异
1.少年儿童上网方式稍有性别差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年进行了“新媒体与少年儿童社会化”课题研究,对少年儿童使用新媒介的状况及对其成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地域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率、城市类别以及调查可及性等因素,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初筛,确定了8个城市作为调查地点,分别是北京、上海、苏州、大连、重庆、厦门、西安、贵阳。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928份(以下简称“本次调查”)。其中男生47.0%,女生53.0%。在年级分布上,小学五年级12.2%,小学六年级11.6%,初中一年级13.6%,初中二年级11.6%,高中一年级14.2%,高中二年级12.5%,职高一年级14.3%,职高二年级10.0%。调查数据显示,95.3%上过网,没上过网的仅有4.7%。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的比例累计为68.3%。可见,新媒体在少年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部分专门研究了新媒体对少年儿童性别社会化的一些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少年儿童上网的情况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95%上过网,并且90%的人在13岁前就上过网。不过男生和女生使用的上网工具稍有不同,尽管男生女生使用的工具前三位都是台式电脑、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但男生更多使用台式电脑上网,女生更多使用手机上网——使用台式电脑的男生(80.1%)高于女生(69.8%)10个百分点,而使用手机上网的,女生(64.1%)高于男生(53.7%)10个百分点。在上网的地点上,绝大部分是在家(87.8%),其次是学校(27.7%)和亲戚家(23.2%),而男生在网吧上网的百分比高出女生将近10个百分点,由于女生更多使用手机上网,她们在路上、餐厅或咖啡厅上网的比例稍高于男生。这里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男生上网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玩游戏,因此他们使用台式电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见表1,表2)。
表1 少年儿童上网工具使用情况(%)
上网工具 |
男 |
女 |
台式电脑 |
80.1 |
69.8 |
笔记本电脑 |
44.5 |
44.1 |
平板电脑 |
26.5 |
27.2 |
手机 |
53.7 |
64.1 |
其他 |
5.0 |
3.1 |
合计 |
100.0 |
100.0 |
表2 少年儿童上网地点情况(多选,%)
上网地点 |
男 |
女 |
学校 |
24.6 |
30.5 |
家里 |
87.0 |
88.9 |
网吧 |
16.3 |
7.4 |
路上 |
12.0 |
15.4 |
餐厅或咖啡馆 |
10.0 |
12.8 |
亲戚家 |
24.3 |
22.2 |
朋友同学家 |
21.1 |
15.6 |
其他 |
4.9 |
5.0 |
2.少年儿童上网内容存在性别差异
少年儿童上网所做的事情中,涉及了他们生活中的很多内容,比如休闲娱乐、学习、人际交往等等,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使用网络进行广泛的休闲娱乐和交往活动,不过总体而言,他们的上网活动中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首先,对于上网所做的事情而言,男生占前五位的是:玩游戏(79.3%)、听音乐(65.7%)、聊天(59.3%)、看视频(58.2%)、查资料(44.7%);而女生前五位是:听音乐(71.4%)、聊天(68.1%)、看视频(59.3%)、查资料(52.6%)、更新微博或空间(47.6%)。男生和女生的上网活动中体现出来更多的是一致,即都主要进行听音乐、聊天看视频和查资料这些能够利用网络进行的休闲、交际和学习活动,但性别差异已经凸显,男生打游戏成为首要的上网内容,而女生更新微博、空间等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内容(见图1)。
图1少年儿童上网内容情况(多选,%)
进一步来看,在少年儿童的数字阅读内容中,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如表3显示,男生进行数字阅读的前六项内容是:幽默笑话(62.7%)、魔幻动漫作品(40.3%)、历史军事小说(31.2%)、娱乐资讯(29.1%)、时事政治新闻(29.0%)和学习资料(27.4%);而女生阅读内容的前6项分别为:幽默笑话(59.8%)、青春文学作品(45.5%)、娱乐资讯(43.8%)、算命星座(34.8%)、学习资料(32.4%)和经典文学作品(32.0%)。除了男女生都共同高度关注的幽默笑话之外,男生女生也共同关注了娱乐资讯和学习资料。而其他三项内容呈现出高度的性别差异,男生偏爱阅读历史军事小说、时事政治新闻和魔幻动漫作品,表达了男性更注重发展自身的社会性,而女生更多阅读文学作品和算命星座,表达了女性特质中偏情感艺术的一面。当然,男生对魔幻动漫作品的喜好,和女生对算命星座的关注,和青少年对神秘幻想的好奇心一致。这种好奇心也在形塑自身的性别特征,男生的游戏、动漫作品中充满男性气质的想象表达,而女生关注的算命星座,更是和浪漫爱情和对未来的幻想结合在一起。
表3 少年儿童数字阅读内容情况(多选,%)
数字阅读内容 |
男 |
女 |
时事政治新闻 |
29.0 |
22.0 |
娱乐资讯 |
29.1 |
43.8 |
经典文学作品 |
22.5 |
32.0 |
魔幻动漫作品 |
40.3 |
26.9 |
武侠言情小说 |
22.5 |
24.3 |
同人小说 |
15.0 |
20.1 |
青春文学作品 |
21.9 |
45.5 |
历史军事小说 |
31.2 |
11.4 |
算命和星座 |
16.2 |
34.8 |
幽默笑话 |
62.7 |
59.8 |
学习资料 |
27.4 |
32.4 |
其他 |
10.3 |
9.5 |
三、少年儿童性别意识和性别关系的发展
就网络中出现的与性别有关的内容而言,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表4所示,总体来看,29.3%的少年儿童认为网络游戏分男女,更多的(43.8%)则认为不分性别,男生比女生更多认为游戏分性别,男生认为游戏分性别的占31.4%,而女生只有27.4%。对于网络上出现的“男人很女人气,女人很野蛮”的图片或者报道,少年儿童的态度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认为正常、不正常和无所谓的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这说明,一方面,少年儿童性别意识还在发展中,没有形成稳定的性别认同,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对所谓的性别反常现象态度并不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性别意识可塑性很强,网络中传达的性别特征会传达给他们,影响他们自身性别意识的发展。网络时代中性别气质表达的多元化,将会对少年儿童的性别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区分性别因素之后,女生的态度较男生更为开放,持“正常”和“无所谓”态度的女生均高于男生。
表4少年儿童对网络上“男人很女人气,女人很野蛮”的态度(%)
态度 |
男 |
女 |
正常 |
31.3 |
37.3 |
不正常 |
39.2 |
30.4 |
无所谓 |
29.4 |
32.3 |
合计 |
100.0 |
100.0 |
总体来看,在网络的人际交往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所交网友的性别比较均衡,但男生比女生更多、也更喜欢和异性交往,对网恋的态度容忍度也比女生高。如图2所示,在网络交往中,超过一半(52.5%)的少年儿童所交网友的性别是同性和异性相当,但拥有异性网友更多的是男生(17.3%),稍高于女生的12.0%。少年儿童更喜欢和同性交往还是和异性交往?从图3来看,无论男生女生,两种性别都喜欢的超过一半,而只喜欢一种性别的人中,喜欢和同性交往的更多(22.4%),多于只喜欢异性的(13.2%)。相对而言,女生比男生更加喜欢同性交往。女生喜欢同性和喜欢异性的百分比分别为:25.4%和8.8%,前者比后者高出近17个百分点;而男生的情况是两者相当:18.2%和19.0%。由此可知,男生和女生交往和喜欢交往的网友中,有一半人两者性别相当,女生比男生更加倾向于同性交往。因此,女性在网上受异性排挤的情况也少于男生,仅有不到20%的女生报告曾经受到异性排挤,这一比例比男生低12.4个百分点。
图2少年儿童的网友交往情况(%)
图3 少年儿童喜欢交往的网友性别(%)
对于中小学生网恋现象,超过一半的少年儿童持反对态度,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无所谓,支持网恋的比较少。不过,和异性交往的情况类似,在对待中小学生网恋的态度上,男生比女生的接受度更高,持赞同态度的男生高出女生7个百分点(见图4)。而持反对态度的则低于女生7个百分点。这些都说明,在两性交往上,少年儿童主要以两性均衡交往为主,偏于同性交往,但男生更加早熟,也更加渴望和异性进行交往甚至发展恋爱关系。结合潘绥铭对大学生的两性交往调查可以知道,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以两性均衡交往为主,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加喜欢和异性交往,对恋爱的态度也较女生更宽容、更主动的情况(潘绥铭、杨蕊:《性 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这种交往状况以及交往态度会从青春期一直持续到成年,逐渐发展为成熟的两性关系模式。少年儿童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接受了这种两性交往的模式,并在网络交往中展现出来。
图4少年儿童对中小学生网恋的态度(%)
四、新媒体时代少年儿童性别社会化的过程性
少年儿童的性别社会化,不仅表现出性别差异,还表现出年龄阶段上的差异。由于性别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性的事件,性别意识的发展和性别交往行为会呈现出成熟度的不同,少年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向成熟的模式变化。在本次调查中,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少年儿童,就呈现出这种性别成熟度的变化。总体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长,少年儿童的性别意识逐渐增加,少年儿童的异性交往也在逐渐增多,相应地,对异性交往的态度也就越宽容。
首先,分年级来看(见图5),对于网络上出现的“男人很女人气,女人很野蛮”的图片或者报道,高年级比低年级接受程度更高,无论男生女生认为这种现象正常的都在增加,男生持这种态度的从小学阶段的18.7%增加到高中阶段的41.0%,而女生则从24.3%增加到43.8%。持无所谓态度的也在小幅增加,男生从小学阶段的22.9%增加到高中阶段的31.9%,而女生则从23.4%增加到34.5%。相反,认为不正常的则一直在减少。综合来看,在小学阶段,超过一半的少年儿童认为这种现象不正常,但到高中阶段,有四成认可,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无所谓。
图5少年儿童对“男人很女人气,女人很野蛮”态度的分年级情况(%)
另外,从小学到高中,三个年级段中一致的情况是两性均衡交往(同性网友和异性网友差不多)和异性交往(异性网友多)一致在增多,而同性交往(同性网友多)一致在减少。如图6显示,在小学女生中,同性交往超过一半(56.3%),是三种交往模式中比例最高的,而在小学男生中,均衡交往(47.0%)则仅仅稍高于同性交往(44.3%),占据第一位。但到高中阶段后,女生的同性交往急剧下降30个百分点,降至26.3%,成为第二位的交往方式,异性交往从小学阶段的5.2%上升到12.4%,而均衡交往占据大多数(61.3%)。男生的情况类似,同性交往下降了20个百分点,异性交往上升了14个百分点,但均衡交往却比初中时期下降了,但仍超过一半(54.1%)。对比男女生情况,还可以发现,在三个阶段中,男生的异性交往,比例都高于女生,增长幅度也高于女生。
图6少年儿童网友交往分年级情况(%)
而在少年儿童喜欢交往的网友性别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两种性别的网友都喜欢的,在三个阶段都在上升,仅有男生在高中时比初中有所下降。如图7显示,喜欢和同性交往的少年儿童在急剧下降,男生从小学的40.3%下降到高中的8.0%,而女生则从53.3%下降到12.5%,相反,喜欢和异性交往的情况在增多,男生从小学阶段的5.8%增长到26.0%,而女生则从3.3%增加到10.5%。同样,在每一个年级段,男生喜欢与异性交往的比例都高出女生,并且增长的幅度也高出女生。
图7少年儿童喜欢交往的网友性别分年级情况(%)
五、性别气质的多元表达:伪娘、女孩子和李宇春
在网络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性别反串的现象,“伪娘”和“女汉子”等词频频出现在少年儿童的谈话中。“伪娘”是指男孩按照女性的样子打扮,行为举止都像女性;而“女汉子”则是拥有强壮身体或者豪爽性格的女孩子,这种男人做女人样子,女人做男人样子的性别反串强烈吸引着少年儿童的目光。此外,还有备受少年儿童追捧的“超女”李宇春。自从2005年获得“超级女声”冠军以来,李宇春以其特有的中性气质,引起舆论哗然,尽管争议不断,她一贯坚持的中性风格流行至今。李宇春身上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既不是典型的男性气质、又不是典型的女性气质的另类气质——中性气质。无论是“伪娘”、“女汉子”,还是李宇春,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都不符合传统性别观念的期待。按照传统的性别观念,生理上是男性的,就应该体现出男性气质,刚强、自信、粗鲁、不事修饰;生理上是女性的,就应该具备温柔、软弱、细腻、爱好打扮的女性气质。这种性别气质严格对应于个人的生理性别,并且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截然对立,除此之外,任何其他的性别表达都会遭到压抑和排斥,被人耻笑为“不男不女”。然而,随着网络空间中个性表达的自由化,人们得以展现出原本在生活中被压抑的另类性别体验。不那么男人的男人,不那么女人的女人都能够在网上获得自由表达的机会,男孩可以化妆,留长发,举止轻柔,女孩可以粗犷彪悍,甚至可以“不男不女”。这些丰富多元的性别表达方式,隐匿于生活中,被传统的性别观念掩盖,但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表达的机会。同时,由于性别反串往往具有戏剧性的效果,更加容易吸引少年儿童的注意,成为他们讨论、评价甚至是模仿的对象。因此,“伪娘”、“女汉子”和李宇春被他们讨论、评价和模仿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性别气质研究的专家表明,人们的心理性别并不是截然分明为男女两类,而是一个连续谱,典型的男性气质和典型的女性气质只是其中的两个端点,从典型的男性气质到典型的女性气质之间,还存在很大的空间。这种性别气质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性别,即个人心理和人格特征构成的性别状态。每一个人都同时具备两种性别气质,只不过其中一种也许会比另一种强,如所谓的男子汉身上,男性气质很强,女性气质较弱;而所谓的弱女子,不过是女性气质很强,而男性气质很弱而已。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根据个人身上两种性别气质的强弱程度不同,人们的性别气质还有多种其他的表现形式,男性可能会具备较强的女性气质和较弱的男性气质,这就是伪娘,女性也可能具备较强的男性气质和较弱的女性气质,这就是女汉子。除此之外,还会有两种性别气质相差无几的情况,这便是李宇春身上体现出来的中性气质。如果一个人身上两种性别气质都比较强烈则会具备双性气质。
每一种性别气质中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完备的人,需要的是取长补短,而不是要刻意去做某一性别的人。因此,新媒体中性别气质的这种多元表达,为少年儿童展现出丰富多元的性别体验,可供他们进行选择和模仿,进而形成健康的新型的性别观念,摈除传统性别观念的不良影响。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无论是伪娘、女汉子还是李宇春,其另类性别气质多是通过外表的装扮和着装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品质并没有表达出来,这种仅注重外表的性别表达流于肤浅,甚至会强化两种性别气质中不好的一面,如过分注重外表、粗鲁等,这会使少年儿童在进行性别学习的时候,受到不良影响。
六、少年儿童群体中的“伪同性恋”和“腐女”现象
2008年,信息时报称中学生“同性恋”绝大多数是伪同性恋(新闻“专家剖析:广州女中学生伪同性恋现象”,《信息时报》2008年7月15日),引起人们议论纷纷,走进中小学校园,可以很容易看到一些举止亲密的同性朋友,并且,同性恋也是他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不唯中小学生,在大学生和白领群体中,同性恋已经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之一,“基友”、“拉拉”等词语已经像口头禅一样出现在人们口中,关于同性恋的调侃和笑话不绝如缕。同性恋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群体,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在网上和生活中的经常话题,甚至在一些中小学生群体中,同性恋成为时髦话题。不少中小学生模仿同性恋的行为,或者互相讨论自己的性取向问题。
同另类的性别表达一样,同性恋也是一种少数人的“另类”行为,经由新媒体的传播途径,成为少年儿童关注的话题之一。少年儿童正处于学习性别角色、学习性别交往的关键时期,充满好奇、富于“实践精神”,青少年对于同性恋的模仿,一方面因为觉得同性恋新奇好玩,想要尝试一下;另一方面,中小学群体之间的异性交往被学校和家庭严格限制,往往和异性交往机会少,和同性交往机会多(这一点在本次调查的网上交友部分中也反映出来了),因此,同性之间的友谊得到助长。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是正常性取向的一种,只不过,同性恋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异性恋的发生率。无论国家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是压迫、禁止、默许还是提倡,同性恋的发生率都不会改变。同理,在少年儿童这一群体中,同性恋的发生率也是稳定的,不会因为他们模仿或者好奇就会增多。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由于少年儿童独有的心理变化,使他们处于半成熟的阶段,尽管他们已经树立基本的男女角色观念,身体发生显著变化,渴望恋爱,但由于家长和学校对异性交往控制较严,他们往往会对和异性交往失去信心,转而加深和同性之间的友谊。因而,少年儿童在同性间发生的亲密行为,很少有过激的行为,这是一种同性之间友谊深化的表现。况且,少年儿童在讨论或者模仿同性恋关系时,往往不自觉地用异性恋的思维来对待,即便是在同性恋关系上,也要区分男角和女角,或者加入和异性交往的幻想,这实际上会增加少年儿童的异性交往经验。
与同性恋话题相关的另一现象是“腐女”群体的出现,所谓“腐女”,是指一些喜欢看耽美漫画、对男男之恋故事趋之若鹜的女孩。“腐女”喜欢的是漫画中美丽的男子,对纯美爱情充满幻想。她们和“伪同性恋”的群体一样,本身并不是同性恋,但却对同性恋充满好奇和幻想。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和异性交往受到限制,不能发展恋爱关系,她们便把注意力放在耽美漫画中,幻想美好的爱情。
无论是“腐女”,还是“伪同性恋”,他们都对同性恋持赞同甚至赞美的态度,这是同性恋广为人们接受的一个表现。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所幻想的爱情超越了性别,态度更为开放和积极,更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和交友观。同时,由于较早接受同性恋,对于少年儿童中潜在的同性恋者而言,早一点发现自己的性取向,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在舆论宽松的环境中发展个人的人格特质,更有益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伪同性恋”和“腐女”,如果没有发生过激行为,并不需要做任何矫正,当另一股新潮流到来的时候,他们自然会转向另一个兴趣点,或者当他们和异性交往的环境变得宽松,能够获得正常而健康的异性交往时,对同性恋的模仿和幻想就会自然终止。
七、男生比女生更多接触到暴力、色情信息
本次调查显示,87%的少年儿童在网上看到过不良信息,包括虚假新闻、广告,暴力、色情、低俗信息等,其中由于男生比女生更多接触网络游戏,他们比女生更多接触到暴力、色情信息。超过一半的男生接触过暴力信息,这一比例比女生高出15个百分点。46.3%的男生接触过色情信息,这一比例比女生高出6个百分点。男生更多接触暴力和色情信息,主要和他们喜欢打游戏相关,由于网络游戏往往以男性群体为目标,在其中大肆渲染暴力,利用穿着暴露、表情淫亵的女性形象吸引男性,男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误导。根据2013年3月中国青年网发布的《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年报摘要(2012)》显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598款游戏当中,符合绿色游戏标准的只有139款游戏,仅占全部测评游戏比例的23%(《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年报摘要 <2012>》,中国青年网2013年3月11日),也就是说,超过7成的网络游戏都是成人游戏,并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由于具有认同性、参与性和成瘾性的特点,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因素比其他媒体中的暴力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电子游戏通过以杀戮、攻击等伤害性行为作为娱乐方式,并通过游戏的竞争性不断地鼓励并奖励玩家参与实施暴力,会造成男生更多认同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助长暴力倾向。而网络中无处不在的色情内容,更是将女性身体作为男性的性对象进行展示,鼓励男性在性行为中的主动性、攻击性,可以培养暴力、好色等不良的男性气质,而将女性客体化、物化、性感化,贬低女性价值,强化社会生活中恶性的两性关系。这使得网络中营造的性别关系和性别形象存在大量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社会化的因素。
尽管暴力、色情内容能够使青少年的不良情绪得以宣泄,疏导恶意念头,但是暴力色情信息的“诱发效应”(即媒体中的暴力、色情信息会诱使受众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仿)仍不容忽视。因此,网络中暴力、色情因素,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以减少对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
八、关注新媒体中的性别歧视
少年儿童在追求新奇、时尚的同时,往往会忽视性别角色背后的含义。对网络内容进行的性别分析显示:网络并不是一个中性的环境。和传统媒体一样,新媒体仍旧主要由男性操控,表达男性视角,专门的男性网站中往往以时事政治、经济军事、汽车等为内容,女性网站充斥着关于美容瘦身、情感时尚、购物消费和家具育儿等,看似综合性的网站,也往往把男性关注的内容作为重点,所谓女性话题,常常是一种点缀。剥去新媒体时尚的外衣,可以看出,新媒体中传播的性别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刻板印象,将男性和社会、事业联系起来,将女性和家庭、情感联系起来,造成二元对立的简单印象。这给少年儿童传达出一种固化的性别角色形象,将会误导少年儿童片面地发展某一种典型的性别气质。有关大学生性别气质的研究证明,双性化气质的个人,往往兼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优点,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水平,自我评价也更为积极,更能获得高成就(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因此,固化的、对立的性别刻板印象如果大量传播,并不利于少年儿童塑造自身的性别气质。
其次,网络中传达的女性价值观,不仅延续了传统“小女人”价值观,还借助于市场力量的大力推进对女性身体的控制。新媒体尽管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但其中传达的女性价值观仍旧陈腐落伍。中国的女性不仅大量进入工作场合,在众多领域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女性群体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和特点,然而网络中一些内容却片面强调单一的小女人形象,多数女性网站关注的重点是女性领域中的传统部分:(1)传达女性外在美的重要性,通过美容塑身、服饰装扮等一再强调女性身体的美丽与否很重要;(2)指导女性料理家政、相夫教子,过分强调女性的家庭责任,忽视女性的工作生活;(3)传达女性情感生活的重要性,将女性和爱情、婚姻拴在一起,暗示这就是女性生活的全部。通过对少年儿童上网内容和阅读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女生已经受到明显的诱导,这些都已经成为女生女性特质中的一些重要方面,而其他众多优秀的性别气质和人格特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引导。
九、新媒体视域下少年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对策
1.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监控,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
鉴于新媒体在少年儿童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新媒体中尚存在着的不良信息,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净化网络空间,遏制网络中暴力、色情等信息的传播,减少不良信息对少年儿童的错误引导。
首先,建议国家信息管理部门通过技术研发和管理监控,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针对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对滥用暴力、奖励暴力的游戏内容进行整改,对暴力内容的影响进行评估。对网页中的色情信息,进一步遏制和监控,评估各种网站、论坛以及网络游戏中使用色情进行诱惑,鼓励玩家进行色情活动的内容予以打击。同时通过管理和控制,对网络内容进行分级,严格限制少年儿童接触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游戏。其次,针对目前市场上适合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较少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一些措施,鼓励网游研发人员从事青少年网游的开发工作,尽量减少游戏中滥用暴力、鼓励暴力的行为限制色情情节,开发一批健康有益、又能吸引少年儿童的网络游戏,让少年儿童既有游戏可玩,又能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再次,学校和家庭也应该关注少年儿童上网的内容,必要时在电脑上安装网络净化装置,发现有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及时制止,并引导少年儿童寻找适合自身年龄的游戏或者网页。
2.对网络内容加进性别审查
由于网络中传达出的性别关系呈现出较为混乱的状态,一方面,落后的传统性别关系模式在网络中大量传播,性别角色不断固化,简单对立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消费时代中对两性身体都给予太多不合理的关注,尤其是女性存在着严重被物化的问题,针对这些方面,建议相关部门在互联网的信息审查中加入性别视角,以减少恶劣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模式的传播,在网络上营造平等和谐的性别关系,树立健康向上的性别角色榜样,开创丰富多元的性别特质,为少年儿童学习性别规范,建立性别认同,形成健全良好的人格创造条件。性别视角的加入,可以检测网络中传达的性别形象,针对传达刻板印象、恶劣的性别关系内容进行批判,并引导网络媒体建构更加富于立体化、更能反映现实生活中个性鲜明、多姿多彩的性别形象,为少年儿童提供多元的、丰富的偶像和榜样。目前,中国的女性主义媒介学者已经开始尝试对网络中的内容进行性别观察,对新闻报告中刻画的性别关系模式进行检测和批判,同时,还开展对媒体从业人员的性别培训,增强媒体从业人员性别意识,减少不良性别关系的传播。这种性别视角的审查和检测,可以拓展到更广泛的、少年儿童日常接触的领域中,比如对网络游戏中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的检测,在电子阅读产品中进行内容的检测,以及在专门的女性或者男性网站中进行检测和监督。
3.结合身心发展进行性别教育
性别教育,是指将有关性别的生物差异、社会区别知识传授给少年儿童,向他们传达健康积极的两性行为模式,引导他们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最终形成稳定的性别认同。性别教育是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引导少年儿童学习积极健康的性别规范,摈除不良性别气质的必要手段。性别社会化,就其一般实质而言,旨在将本来不具性别特质的男孩女孩,分别按照不同的途径培养,最终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男性或者女性。然而,这一过程过分强调两性的差异,不加选择地将传统的男性气质一股脑儿强加给男孩,而将传统的女性气质强加给女孩,这样将会严重限制少年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气质,也会使人格发展片面化。应该看到所谓的男性气质中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武断、自负、暴力、说脏话等等,女性气质中也存在着犹豫、胆怯、依赖等不好的一面,因此在性别气质的培养上,给少年儿童更多元化的选择,鼓励男生发展一些优秀的女性气质,如温柔、整洁、细心、有爱心等,鼓励女生发展一些优秀的男性气质,如自信、勇敢、独立、爱运动等,会让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更加健康顺利。
这种性别教育,可以也需要两种途径进行。一是家庭教育,可在学校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家长传达性别教育的知识,使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中融入性别视角。二是通过学校教育来传达,在学校教育中,性别教育不一定要专门开设课程,而可以对学校教师进行性别培训,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外,对少年儿童的性别观念造成影响。
4.在少年儿童中广泛进行性别教育
少年儿童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在学习性别规范、形成性别认同的同时,对性的认识 不可避免。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将要进入青春期、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此时身心两方面的变化都导致少年儿童开始探索身体的秘密,发展对性或者两性关系的渴望,因此性教育势在必行。我们目前已经有不少中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但还没有形成正规的性教育体系,许多性教育的教材和发放都在探索之中。建议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重视性教育的问题,并尽早开发一套进行性教育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培养性教育的师资力量,以便在学校教育的体系中加入性教育的内容。性教育应是一个体系,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学习两性交往的规范。
在学校教育之外,还需要家庭的性教育,家长自己需要具备相关的身体知识和性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时候,对少年儿童进行指导。此外,由于涉性问题在我国还是一个敏感领域,少年儿童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外,还往往会独自或者和同伴一起到网络中寻找相关的内容,因此对网络中存在的错误的性知识,不健康的性观念还需要进行清理。总之,性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一致,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实现性教育的目的。
注:摘编自《新媒介与新儿童——新媒体与少年儿童社会化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主编孙宏艳,题目为编者所加。
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性别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的技术更新所具有的方便、快捷与整合等技术优势为高校性别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结合高校学生的信息接受特征,利用新媒体技术发展更新教学手段,促进高校性别教育与时俱进,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议题。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开头的这段描述正可以用以形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早在20世纪60年代,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说法。在他看来,媒介技术的进步不断延伸着人类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触角,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在依靠媒介技术的发展变成一个“地球村”。
在今天,新媒体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是专指某一种特定的媒介,它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新媒介的发展不仅将人类渴望克服时间空间限制与过去未来相连接的想象得到部分的实现,更使得人与人之间大脑对接的距离与速度再次缩短。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相对自由地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与知识。人类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也借此有了一个全新的机会和可能,更毋庸提性别教育的机会与可能了。
性别教育的根本是关于性别平等的教育,在高校开展性别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高校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让在校学生获得正确而全面的性别知识,从而对性别的认识有一个更加科学的态度。现在的高校学生基本已经完成了从“数字移民”向“数字原住民”的转换。所谓“数字移民”是指那些在网络时代之前成长起来的学习者;而“数字原住民”则是一出生便被互联网、手机等数字科技包围。数字化技术发展造成的巨大差异已经使得高校学生进入到全新的知识接受模式中。因此,结合高校学生的信息接受特征,利用新媒体技术发展更新教学手段,促进高校性别教育与时俱进,便成为新媒体时代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议题。
毋庸置疑,新媒体的技术更新所具有的方便、快捷与整合等技术优势为高校性别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媒介的功能进行整合。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进入了一个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融通时代,这是一个媒介大融合的时代。过去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整合到新媒体之中,从而使性别教育的教学内容快速便捷地积累,并焕发出新的活力,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互动性相对于传统媒介得到质的提升。这也为高校性别教育扩展了教学思路。与以往的传播时代中单向的、线性的、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不同,新媒体时代多对多,多对一等传播方式都可以较为轻易地实现。就高校开展性别教育来说,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将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到课堂之上,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推动课下交流与互动。比如通过设立微博公共账号、微信公共号等方法在课下继续宣传性别教育的相关观点,与学生通过这些平台进行互动,快速反应并调整现有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此外,正如美国电话公司的著名广告词所传达的,“这里没有种族。这里没有性别。这里没有年龄。这里没有身体。这里只有精神。是乌托邦吗?不,是因特网。”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匿名性是网络情境的基本特性之一。也就是说,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信息传播交流的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隐蔽掉自己的身份、性别等社会特征,脱离现实环境中交往活动的社会角色和时空位置的限制,这在很多时候降低了就性别问题进行交流时的心理障碍,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从而可以使教育效果更为显著。
目前,低门槛、低成本等特征已经使得互联网在高校学生中得到了广泛普及,高校大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也早已扩展到新媒体上。利用匿名性特征,不少女性主义教育机构和NGO组织不断积累并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生产出的新平台与高校学生交流。高校性别教育机构在这个方面必须强化意识,主动出击,抓住这块教育的阵地。
然而,尽管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性别教育带来了很多机遇,但也不得不承认它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环境并非一个全新的空间,而是过去空间延续的一个虚拟地段。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女性声音缺失、女性话语权被剥夺等情况同样在新媒体环境中蔓延。法国存在主义作家、20世纪70年代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的波伏娃在其《第二性》中写道:“女人不是一个完成的现实,宁可说是一个形成的过程。”女性一直是作为附属于男性的“他者”而存在。新媒体技术创造的自由的传播环境使人们看到了女性平等地获得话语权的希望,但事实上出现的情况却可能是,出于消费女性形象等原因的网络性别话题生产极有可能让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在新媒介中并未得到改变,反而被强化。
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强化一些错误的性别观念,而教学实践没有及时跟上后,反而出现错误观念更为流行甚至普及的现象。比如在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一些消费女性形象,贬低女性价值的言论和图像在网络空间以娱乐的形式泛滥。高校性别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就其恶劣影响改进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教育。
其次,新媒体本身也可能成为一些性别问题的实验场和展示台,成为性别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新领域。借助于新媒体环境的技术优势,一些性别问题的讨论已经更加激烈,也更容易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判断。
以近期《阴道独白》在北外演出引发的争议为例。参加该剧宣传的高校女学生拍摄的图片进入网络空间之后,由于微博的放大而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本在性别教育方面具有争议的话题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而成为性别教育方面的热门话题。这种话题的新鲜性、复杂性和争议性虽然有利于我们多维度地进行性别教育,但也为如何恰如其分地推进性别教育加大了难度。
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新案例和新问题会层出不穷,性别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反应灵敏,尽快将其纳入到高校学生性别教育体系中去,从而能够解决高校学生的现实困惑。而且,高校性别教育者还要既熟悉性别教育的观念,又对新媒体及其传播规律有适当了解,以便良好地使用新媒体建设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纽带。
注:摘编自《中国妇女报》,作者为纪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本文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孙宏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