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不懂教育、不懂学生 AI+教育的伦理困境

2019-05-14 08:47:49 来源:未来网
作业过度依靠电子设备、教育类app良莠不齐、人脸识别监控课堂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令家长不满,也令许多教育学界人士担忧。

  未来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刘文静)“这两年人工智能很热,一些地方高度依赖电子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布置作业测试,教育孩子都要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但是,这样的做法许多家长是有意见的。”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基金会创会会长顾秀莲在一场教育论坛上表示。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许多教育机构纷纷布局“AI+教育”,期望借力人工智能,来达到提高教育效率等目的。但是,正如顾秀莲所言,作业过度依靠电子设备、教育类app良莠不齐、人脸识别监控课堂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令家长不满,也令许多教育学界人士担忧。

人工智能应用。资料图/图据视觉中国

  “AI+教育”须以人为本

  近日,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持续报道了各地管控教育类app、防控青少年近视、诸多教育机构研发应用人脸识别课堂监控的问题,引发广泛讨论。

  “教育本身包含情感、心理和知识交互的过程,过度强调技术手段是对学生和老师的控制,必然会导致教育缺乏应有的温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任何对人格培养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的教学措施,都应该慎之又慎。教育首先是教做人,反人格的教育万万不可取。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许多教育从业者可能也没有注意到人工智能技术背后的问题。如今教育机构正面临着技术伦理难题,可能也不是要故意侵犯谁的隐私,或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但是在技术发展的过程,确实存在巨大的风险,比如用人脸识别功能继而进行表情分析,或许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但却忽视了达成这个结果需要让渡孩子的隐私权,忽视了信息安全的风险。 ”

  “引进运用技术本身这个出发点是好事,但是教育企业看重的是营销力,不是从塑造学生人格角度出发,确实需要补上伦理这节课。”

  那么,这堂伦理课应该怎么补?顾秀莲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结合时代的需要,认真探索青少年实践教育新途径。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科技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双刃剑的特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辨证有效地发挥科技创新服务教育实践的优势作用。

  她指出,一方面要在青少年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上下好功夫,要用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工具,跨学科跨区域跨产业,在青少年科学素养、意志品德、社会公德文化传承等成长教育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另一方面要清楚地知道,教育是人心对人心的,任何科学手段都只能是辅助性的,要发挥这些手段的催化剂加速剂作用,而不是为其所累。

  “要通过实践和创新工程的实施,来引导社会、学校、家庭正确地使用科技辅助手段,倡导以人为本,要做人工智能的主人。”顾秀莲说。

  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吴俊杰也表示,目前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的重要性。他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9年3月在巴黎总部召开“人工智能迈向人本之路?”高级别会议举例谈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写道:该会议围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式,意在通过促进相关对话。此次会议将促进世界各国人工智能引领者展开交流,在国际合作中确立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原则与框架。

  走进基层贴近现实 填补“AI+教育”应用鸿沟

  吴俊杰表示,“人工智能迈向人本之路?”高级别会议中曾提到要帮助教师为人工智能辅助教育做好准备。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必须了解教师的工作方式,并创建在现实环境中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注意到,如今许多被人们认为“跑偏”的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多为从方便教师教学和管理出发。但是,不论是人脸识别监控课堂,还是教育类app违规进校园,问题似乎确实出在了人工智能开发人员不了解教师的工作方式,所研发的产品并不适合教育的现实环境。

  对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汪琼在接受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AI+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技术和现实应用之间还有相当大的鸿沟。”在她看来,目前教育行业内的许多企业并不真正懂教育,不懂学生和老师真正的需求,以至于用错了“AI+教育”。

  那如何才能跨越技术和现实之间的鸿沟?汪琼认为,教育企业的技术研发制造者和教育专家们应该多沟通,多合作。教育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如果可以多深入一线去了解学生需求、学习教育内容。

  顾秀莲也表示,要努力打造发根基层符合实际的优秀的品牌。一个好的项目要落地生根,形成品牌,必须符合基层设计,得到大家认可。同时,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青少年实践与创新教育基地建设。根据基层的实际性,让有意愿有条件的学校社区和校外国内场馆加入进来,来共同营造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局面。

作者:刘文静 编辑:杨波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我要爆料

X
  • Your browser doesn't have Flash, Silverlight or HTML5 support.
  • 特别说明: 请务必真实填写联系方式和姓名,以助于爆料内容快速通过审核。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提  示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 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