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刘文静)遏制民办园过度逐利、大力推进幼儿园普惠化……近来,一系列学前教育新政发布的发布,给一直以来高速扩张的幼教市场踩了一脚“急刹”。
一时间,有的教育企业股价暴跌,准备上市的企业受阻,这是否意味着幼教市场迎来寒冬?
“事实上,幼教的投资并未完全冷却,目前产业投资者的收购并购反而是比较活跃的。”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教育行业主管合伙人程明接受在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幼儿园业务有着稳定的现金流,目前幼儿园的估值水平也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因此,教育产业投资者对于幼儿园的收购并购反而比较活跃,幼儿园大规模的整合和并购也将逐渐显现。
“并且,我们认为,未来针对幼儿园这块的投资还会继续,不会有所停止。”他强调。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原常务理事、中国 人生科学学会婴幼儿启蒙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朱建新也告诉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民办园这两年可能要经历一个洗牌阶段,“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民办园发展的政策,对于真正愿意投身于这项事业的人来说,学前教育还处于一个值得投资和发展的形势。”
资料图。图据视觉中国
政策与资本的碰撞
2018年11月15日,狂奔在营利道路上的学前教育迎来了转折点。
当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要求遏制过度逐利行为,规定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该政策的发布,间接引发了国内外主流资本市场与中国幼教行业相关个股的激烈波动。
当天,A股市场的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盘即封死一字跌停,港股的多家幼教行业上市公司当天跌幅近2成。被誉为“幼儿园第一股”的伟才教育也被重挫,而早在其2018年半年报披露中就已显示,上述主营业务收入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现在政府在大力推广公立幼儿园跟民办非盈利性幼儿园,可供竞标加盟的民办盈利性幼儿园场地数量减少,导致本期加盟园所减少所致。”
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教育部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强调构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政策“堵”住了过度逐利的道路,给许多百姓吃下了“定心丸”,但是,幼教市场是否会大受影响?
程明表示,从去年11月份新政公布后,整个幼儿园融资的一、二级市场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二级市场上,主营业务为幼儿园业务的境外上市公司的股价有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在一级市场上,很多财务投资者目前也处于观望的状态,也有部分的财务投资者在准备退出,但并不是所有财务投资者都在退出幼儿园的投资。
“同时,从投资角度来讲,产业投资者目前的收购并购反而是比较活跃的。”程明告诉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一方面由于幼儿园业务有着稳定的现金流,另一方面也由于目前幼儿园的估值水平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因此,虽然目前财务投资者对于幼儿园市场处于观望的状态,但教育产业投资者对于幼儿园的收购并购反而比较活跃,幼儿园大规模的整合和并购也将逐渐显现。
他还强调,“未来的话,我们认为针对幼儿园这块的投资还会继续,不会有所停止。”
朱建新也表示,如今,虽然有一些投资方因为不能快速变现而撤出,但是也有很多的投资方逐步转入校外学前教育,有些也在与政府合作购买服务的业务,也有些正在对学前教育的普惠进行投入。“目前资本有多种方式在投入学前教育,并没有流失严重。”
行业不断规范,专业化教育集团将显现
国家新政的出台,对幼儿园的经营发展作出了更加清晰的规范。在程明看来,过去幼儿园那些功能少、管理较乱的情况会得到一定的好转。
与此同时,他预测,在政策的规范下,不仅劣者会被淘汰,优者也会更优。因此,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集团化幼儿园的出现,它们提供统一的品牌、统一的管理,再通过人工智能和科技手段赋能教育,从而能够实现一种高标准化的教学。
那么,对于办园者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不被淘汰的优者,甚至成为学前教育巨头?
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注意到,11月28日,在教育部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曾表示,“从全国来讲,(将来)公办园大概占50%,普惠性的民办园大体占30%,实现80%的目标,营利性的民办园有20%的空间,满足一些特殊家庭选择性的需要。”
而按照《北京市普惠性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申请成为普惠性幼儿园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性幼儿园。这也被外界解读为,未来20%的幼儿园学位将由营利性幼儿园提供,它们将提供高收费的选择性学前教育产品。
程明表示,事实上,这20%的营利性幼儿园要达到的条件更为严苛,不仅要符合教育部门的相关规范,通过20%的筛选,还要适应市场的高标准需求。最关键的是做好市场定位,在幼儿园教学的特色化和差异化上下苦功夫。
“例如深耕某一个艺术教育领域、素质教育领域等,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做好精细化运营和管理,以接受市场的检验,提升综合实力。未来这部分营利性幼儿园仍然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挤去资本泡沫,专业做教育者才能真正办好幼儿园
在朱建新看来,这20%的幼儿园要更加懂孩子、懂教育,要成为一种具有灵性的幼儿园,能够让孩子不断地、自由地绽放。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有一批高质量的、真正喜欢孩子、真正懂教育的师资参与进来,成为中国学前教育的先行者。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从业者的素质、管理者办园者的理念是最核心的。”
但同时他也指出,这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深耕的领域,如果有一些人希望通过学前教育快速变现,那么他是不适合这个领域的。 “目前我感觉许多这样的人都退出去了,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筛选效果。”
“如今新《民促法》正在修订中,我们也看到它允许关联交易。此外,我们也能看到《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教育部也在鼓励民办教育发展,所以国家是支持民办学前教育的,现在要做的是‘规范’。”朱建新说。
他表示,这个赛道有不一样的要求,需有一些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不是说谁想进来就都能进来,就像踢足球一样,虽然谁都能踢,但是进入世界杯赛场就只能是专业的人。“学前教育的下一步发展也是这样,不管是普惠还是营利,一定是专业的人才能从事这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