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智能化教育评价成新趋势 学生减负难问题或迎刃而解

2019-08-02 11:45:35 来源:未来网
“当前的教育条件下,我们中小学生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涉及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感,也涉及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沟通交往的能力等。

  未来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 程婷)“当前的教育条件下,我们中小学生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涉及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感,也涉及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沟通交往的能力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和我们今天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另一些突出问题密切相关。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仍然存在重分数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素养,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重视学习不注重健康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生负担很重的问题,我们年复一年地试图解决,但是一直成效甚微。”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是教育评价。”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与科大讯飞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指出,到今天为止,我国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制度,并没有十分完善。“由于没有客观地评价教育的权威方法,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应试教育倾向,素质教育推进十分困难。教育评价导向作用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考试是人才选拔的一个重要方式,但它不是用来评价全面教育质量的手段和方法。也正因为这样,教育评价制度体系的建立,教育评价方法的改革到了必须抓的地步。”

北师大校长董奇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主办方供图)

  在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董奇认为,今天的教育评价制度就是这些不利这个目标实现的做法中的一个。

  因此,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的指挥棒问题,借助技术的融合创新,建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评价制度,创造更好的健康的未来教育生态,让亿万儿童、青少年更愉快,更健康地全面个性化发展。

  教育评价现智能化新趋势 或让教育回归本质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县域教育质量评价的体系。

  据董奇介绍,上述这三个标准,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织全国的各级专家、一线的校长老师正在共同制定。同时,他指出,“我相信随着国家在评价制度改革在推进,我国教育将迎来更好、更健康的生态环境。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光有政策导向、政府的决定是不够的,需要科学的方法的支撑,今天的评价方法技术是难以满足国家的要求。

  对此,董奇指出,作为研究者、作为相关的企业,要一起研究怎样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进展,如人工智能技术、VR技术,或者数据计算技术来推动评价的改革。

  会上,董奇介绍了未来教育评价的一些新趋势。他认为,5G技术、物联网的到来,以及智能终端,都为开展智能教育评价提供了支撑的条件;AR、VR技术,各种的智能识别技术使得我们能够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来评价孩子;一系列计算建模技术的发展、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将评价的结果更加准确、高效、及时的反馈给个体。

  “所有这一系列技术的整合、结合将推动教育评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评价事实上已经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智能化的教育评价新趋势已经出现。”在董奇看来,新趋势出现以后,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回到教育的本质,它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过去教育评价也是希望达到这个目的。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它很多时候只能注重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评价,很难对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的评价,难以达到想达到到目标。”董奇认为,新的智能化评价使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有了可能性。

  “过去的评价方法比较简单、有限,更多用于选拔、甄别;现在更多地可以发挥评价更重要的功能,用于改进、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精准的改进指导,包括提供改进的方法和内容。过去的评价由于手段方法、计算、储存等技术有效性,我们只能用抽样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不可能针对所有的学生;现在使用新的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面对所有的学生,用整体取样的方法却能给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指导。过去我们收集的数据只能用比较简单的文本信息或图片信息,连视频信息都是很有限;但现在我们可以用大量的丰富的多模态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化的智能化的分析、加工、评判。过去我们的评价是在一些非真实的典型的场所、专门的考场、特定的时间,按特定的要求对人进行评价;现在智能化的评价可以潜入你的日常行为、日常学习中,带有伴随性、隐形性特点而又增加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生态效度更高。过去的评价分析成本很高,还存在延迟反馈、指导到问题;现在可以做到及时反馈、指导,并有针对性地个性化推送。”董奇介绍,所有这些新趋势新变化都是在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整合的条件下实现的,集成创新将是智能化教育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随着应用的深入及不断地研究研发,它的应用水平会越来越高。

  “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健康发展中,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我们对情绪,情感怎样进行评价?”董奇举例说,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可以了解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状态。“比如,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孩子有数学学习焦虑,有的甚至很严重。我们可以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和他的成绩关联,通过利用文本分析技术、语音分析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学谱仪等一些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不仅看到一门数学课的教学结果、老师产生的效果,而且还包括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绪、情感热爱程度,以及自信心如何。”

  找准教育真需求刚需 技术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但变革教育评价本身不是目的,改进、变革教育评价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工作发展,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董奇指出,只有找准了教育领域的真需求、刚性需求,技术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当我们讲人工智能+教育的时候,要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出发。”董奇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跃、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未来社会对人才素养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这样一个时代要求我们具有信息素养、数据素养,在借助技术的作用下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去发展高阶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一个时代,更需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的人才。在人类建立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我们还要具有更强的全球意识。

  在董奇看来,全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度关注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而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将极大有助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借助社交平台关键数据信息抽取可评价学生的社会交往水平,利用语音与人工智能技术可促进学生语言的学习与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人机互动了解师生、公民的信息素养,借助科技从繁杂的日常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解决更有创造性的问题;通过如穿戴设备去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测量并给出精准评价……这些都将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效率、质量的提高,达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目的。

  而这一切需要通过跨界融合、共同努力来实现。董奇说,如果国家层面我们一起能建立一个智能教育的平台,将造福我国3000多个区县。但事实上,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平台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为此,董奇建议,首先从国家层面,要一起努力使得智能化教育评价成为国家相关战略的重要部分,以获得国家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更多的投入和关注;也需要高校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及不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等跨界融合。另外,他认为,企业是教育+人工智能或者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的生力军、主力军,要促进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研究成果落地与应用中发现的问题的解决,创造一个良好生态,服务于教育的现代化。

作者:程婷 编辑:杨波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我要爆料

X
  • Your browser doesn't have Flash, Silverlight or HTML5 support.
  • 特别说明: 请务必真实填写联系方式和姓名,以助于爆料内容快速通过审核。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提  示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 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