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程婷)“以信息作为知识、过多的多媒体教学、浅层次的课堂互动、浅层次的视频学习,都是信息化教学的典型误区。”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余胜泉在“创新教育·学科融合·精准教研”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经验交流研讨会暨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中这样指出。
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教育也因而成为业内专家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教育信息化一方面给教育教学带来诸多变化,另一方面相较于信息化在经济、军事、医疗等领域取得的效果而言,其在教育领域的成效并不显著。
过亿资金投入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效不显著?
当代教育名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在上述活动中指出,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教育信息化都遇到了一个重大难题——“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
他指出,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要花成百上千亿的资金投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各个学科教学资源以及相关学习工具的研发也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
然而,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中小学成效却不显著,信息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似乎成了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更未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重大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与探讨,但都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当代教育名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在进行主题发言。(主办方供图)
对此,何克抗认为,这个答案很简单——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还没有形成或研究出,一种能真正指导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
不过,他很高兴地指出,经过近20年来的研究与试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正是这样一套科学理论。
他介绍,创造性思维理论、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新型“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这六大理论是支撑中国特色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检验、证明,在这六大理论支撑下的教育信息化,可以让试验较大幅度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
尽管如此,信息化教育领域仍有很多问题待梳理、研究、解决。
针对前文中提及的信息化教学的四个典型误区,余胜泉指出,随着获取信息的成本持续走低,获取知识的成本持续走高,个体很难具备现代社会需要掌握的各方信息驾驭全局的能力,而一个人获取知识来源的能力比知道现有知识更为关键,学习者在不同人群、领域、观点和概念之间发现连接、识别范式和创建意义的能力远比内化部分知识的能力重要,这是现代学习者所需掌握的核心技能,也是互联网时代需要建构性学习的缘由。
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余胜泉在进行主题发言。(主办方供图)
他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建构性学习反对教育灌输,以回归人本为价值取向,它遵循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要点,具备了情景、复杂、积极、意识、建构、合作、交流、思考,即建构性学习的八个特点;达成了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方面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知识形成深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实现了高水平思维与探究,充分的合作和沟通内外兼具的学习过程,完成了多样的、情景性的学习任务。
余胜泉强调,认知工具是建构性课堂的核心,可以提升课堂深度,有效促进认知,助力协作、深度学习,社会性建构,延展人类互动空间;改变人类的认知方式、促进教学范式变革。
一线教师要敢于质疑、敢于提问 提升技术使用能力
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过程中引发了学者们的诸多思考与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董艳在作主题报告时指出,随着学习观、知识观、文化观的发展,培养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以及具备4C(创造力、团队协作、沟通交流、批判性思维)核心素养、文化传承能力、意志力等多维度要求提出,学习已经被重新定义,即学习需要在获取中生成新的想法,创造未知。
在董艳看来,这种学习创造不单依赖于教师热情、理念,更重要的是能力、方法、策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融合教学、内容和技术三种基本知识形式创造出来的新知识。然而,可用装备、课程培训、有效机构等条件缺乏,信念、技术、变革意愿等信念缺乏,设计创新素质(技能和意向)等素养缺乏成为教师整合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三层障碍。
董艳认为,基于新时代的要求和当前教师队伍现状,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未来课堂的发展趋势。高效课堂是指向全人成长、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通道;需要通过建模来填充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鸿沟;是为孩子的完整成长而改革。它更关注“学习科学”,重视学情主导,必然走向整体设计,离不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董艳在作主题报告。(主办方供图)
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设计式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创新设计,而教师培训、学习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她期望,一线教师从变革观念开始行动,要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勇敢向前,提升使用技术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