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透视新中国70年教育变迁:从带腌咸菜上学到吃上营养餐

2019-09-16 13:42:17 来源:未来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生之本,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神经中枢和“最强大脑”。

  未来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李盈盈)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新中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生之本,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神经中枢和“最强大脑”。

  这70年里,一代又一代人风雨兼程,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见证着我国教育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土桌凳的教室到新时代信息化校园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4.5亿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

  1949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只有11.7万人。

  得益于恢复教育的政策,许多人告别文盲,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然而,在很多“40后”“50后”的记忆里,土房、漏风的窗、土桌凳几乎是儿时乡村学校的“标配”。

  与共和国同龄的孙云萍是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她说:“那会儿的教育条件比较差,现在的孩子可幸福了,上课都有投影仪。”

  荣获“2019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69岁的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上中学时,从家到学校需要摇木头筏子过河,每周回家一次。

  20世纪50年代出生于河南的李先生是当时方圆数十里学问最高的人——高中毕业。回想当时的求学生涯,他感到既辛酸又自豪。“背着够一星期吃的窝窝头、红薯干去上学。干粮发霉了也舍不得扔,扔了就得挨饿。”成年后,李先生得了严重的胃病,医生说这和他上学时总吃剩、冷或变质食物有关。

  不过,那时在李先生看来,“只要有学上,这些苦都不算什么。”每当邻居请擅长书法的他帮忙写春联,他就觉得自豪而满足。

  尽管一穷二白,“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观念却日益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更是备受重视。

  作为“60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教授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的巨大发展。

  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的边玉芳记得,1987年,读大三的她才第一次见到电脑。“进机房时,大家都被要求套上鞋套,穿上白大褂。就像现在的医生进手术室一样,感觉非常神奇。”

  这些年来,包括农村,教育环境也发生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长在湖南一个偏僻农村的向立华是一名“90”后,他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村里的小学的门窗桌椅破破烂烂,到了冬天,师生在教室里烤火取暖。为了抵御呼呼的寒风,老师从家里拿来化肥袋,蒙在破旧的窗户上。

  “直到上到初二,我才第一次看到课外书。为了挣1元钱买学习用品,我上山挖药材到集市上卖,替别人家放羊......”他回忆。

  湖南省溆浦县油洋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向立华在批改作业。 受访者供图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发展突飞猛进。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时间的车轮转到2011年,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 

  回首中国教育70年,很多人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学条件的变化大到惊人。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到地处偏僻的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小学调研时发现,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受访者供图

  2016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的向立华回到家乡,在全县最偏僻的溆浦县油洋乡中心小学工作。他发现,所见之处,一切都大变样。“危房没有了,教学楼不再是以前的红砖房,全都成了楼房。乡村教学点的两层楼很漂亮,教室安装了电视、白板等电子化教学设备。”

  “现在离学校远的孩子可以坐校车上学,学校还有食堂,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学校里吃,两菜一汤,有蛋有肉,再也不用吃从家里带的冷饭和咸菜。”向立华高兴地介绍道。

  “不仅如此,连孩子们玩的也都是机器人、学习机、数码产品,连游戏机都过时了。”向立华感慨颇多。

  如今,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小学生不仅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甚至会做他们的爸爸妈妈大学时还不太会的EXCEL表格、PPT等。

  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放养到精养 重成绩更重德育与文化自信培养

  边玉芳表示,其实,与硬件一起改善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等软件的提升。

  边玉芳注意到,曾经,偏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见到陌生人时,“怯怯的,不敢打招呼,目光闪躲。如今,他们眼中有了光芒,变得更加自信。”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到地处偏僻的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小学调研时发现,当地学校的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受访者供图

  带来这一切变化的是教育,教育让人们变得有文化,信心倍增。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与追求。

  曾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流行语影响了很多人。

  受其影响,边玉芳选择了理科,填报高考志愿时,她想选择文理兼收的专业,于是,报考了教育心理学专业。

  那时候,信息闭塞,她也不明白教育心理学究竟是学什么的,不清楚毕业以后要干什么。“我们那个年代,家长学问不高,对于孩子的教育辅导不了。也很少有学校开设音乐、舞蹈、美术课,学生主要学语文、数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知识。”

  尽管在浙江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城长大,家庭条件也不错,但上大学以前,边玉芳没有去看过外面的世界,直到上大学才第一次到杭州。“第一次到陌生的城市读书,入学时感到害怕。”

  以前,受制于客观条件和思想意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整体都没有现在高。

  “我们上学那会儿,老师让学生去补课,大家都不情愿。”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姚素接受未来网(教育公众号ID:newsk618)记者采访时说,21世纪初,北京大兴还有学生正上着课,家长却要求孩子请假回家掰玉米,干农活。

  “现在,家长的学历水平、能力都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倍,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整个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普遍提升。”姚素说,现在,家长都主动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

  与此同时,家长养育孩子的方式也从放养转向了精养,完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针对孩子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姚素利用中午时间向班干部交代工作。受访者供图

  从基础教育甚至学前教育开始,家长、老师对教育的重视都空前提高,“能考上学,谋个职业,有碗饭吃”的观念已经严重过时了。

  边玉芳告诉未来网(教育公众号ID:newsk618)记者,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升高,人们的目光也从单纯地依赖学校教育,到提倡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如今,品德更是成为衡量人才培养的一把重要标尺。

  “我们小时候,老师、家长的期望就是让我们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就行,重智轻德现象比较严重。”作为一名曾主管德育工作的教师,向立华很有发言权。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9年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

  向立华认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社会共识。”

  所谓,“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培育一个有道德的灵魂,是今天的教育锁定的目标。

  教育均衡发展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011年,历时25年后,中国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学上”的目标实现了。

  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为了兑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承诺,国家不断完善资助政策。

  这些年来,不仅在普通高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也同时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根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资助学生6.2亿人次,资助总金额累计突破1万亿元,达到了10907亿元,成为一项重大、重要的民生支出。

  为了实现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圆大家“上好学”的梦想,国家还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力争让更多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2019年,“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还提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更高质量教育的要求。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行特岗教师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国培计划等等,政府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乡村教师待遇也因此在逐年提高。

  21世纪初,乡村教师的工资是几百块钱,工资最多者到手是1000元。而据向立华介绍,2019年,到乡村任教的应届毕业生的基本工资是2980元,加上绩效、人才津贴、班主任津贴,每月工资接近5000元。

  向立华说:“我必须为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点赞,它不仅让条件落后地区的校舍硬件焕然一新,还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职业成就感和获得感。”

  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传承文明和知识,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

作者:李盈盈 编辑:高富灿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我要爆料

X
  • Your browser doesn't have Flash, Silverlight or HTML5 support.
  • 特别说明: 请务必真实填写联系方式和姓名,以助于爆料内容快速通过审核。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提  示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 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