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专家: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应该“不偏且浅” 以兴趣吸引为主

2019-11-03 13:01:39 来源:未来网
在中小学里,人工智能课该教些什么?又面临哪些问题?

  未来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 赵亚超)“语音图像识别、编程……”为响应国家有关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政策,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陆续在校园内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在中小学里,人工智能课该教些什么?又面临哪些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首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大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韩力群就表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应该不偏且浅”。

  她解释说,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一定不能太偏、太过复杂,应该以兴趣吸引为主。中小学AI课程应该是一门以培养智能化时代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AI科技人文素养为目的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对小学生来讲,应该纯粹是兴趣吸引,在玩中学;初中生则应该是兴趣吸引,在做中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总体专家组成员孙富春也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对于学前儿童更应该关注理解和模仿能力。

  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普及教育非常重要,它既能够为更高层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又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帮助。

  近年来,国家层面也一直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科普。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中小学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也指出“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

  但是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方面人才缺口大,国内中小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普及还存在不少难题。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标准缺失、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缺乏、师资匮乏、教师胜任力不足、课外与课内资源对接不够等。

  韩民分享的一则数据也说明了问题。数据表明,目前在人工智能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期望高,但实际认知水平较浅,地区差异大,多数学生对AI的理解停留在感性和具象水平。另外在师资方面,35.2%教师之前有过人工智能相关教学经验,其中10%的老师认为非常不能胜任,21.4%的教师认为自己有点不胜任。

  对此韩民建议,普及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为契机,以技术类的课程和综合实践课为载体,推动人工智能的教育。二是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在师范类的院校设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第三要健全政策保障体系,鼓励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体验中心。

作者:赵亚超 编辑:高富灿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我要爆料

X
  • Your browser doesn't have Flash, Silverlight or HTML5 support.
  • 特别说明: 请务必真实填写联系方式和姓名,以助于爆料内容快速通过审核。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提  示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 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