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自媒体与作业盒子之争 揭开在线教育的“混沌之初”

2019-11-29 11:41:21 来源:未来网
2019年3月,《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率先在省级层面建立学习类App内容审查机制,将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全部纳入前置审查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

  未来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 张冰清)近日,一篇题为《为推广APP进校园“补贴”每个老师30元,作业盒子或涉嫌违规?》的文章在朋友圈扩散,引起“圈内人”关注。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该文章出自自媒体之手,而该自媒体与作业盒子(现更名为“小盒科技”)不止一次有过正面“交锋”。

  查阅过往报道发现,文章指出的“作业盒子为推广APP进校园补贴每个老师”是2016年以前的事,不过抛开自媒体与如今小盒科技的恩恩怨怨,时隔几年后,在监管政策频出的今时回看在线教育的“草莽年代”,仍会心头一颤。

  当年,多少机构将互联网打法平移到教育领域,凭着“烧钱”战术又洞开了多少公立校的大门。如今在线教育正走在合规之路,二八法则开始生效,一批批前赴后继,一批批倒在了“乱战”中,只有少数成功突围,但若说站稳市场谁也不敢夸下海口。

  往事还得回首,在唏嘘之余寻找借鉴。

  渗透学校

  据36氪2016年的一篇文章称,“进入公立院校接管作业场景,作业盒子采取了主推老师渠道的方式,那么作业盒子是如何拿下这么多老师的?刘夜表示,除了产品本身以外,作业盒子还给予了老师一定的激励机制:流量补贴,每个老师 30 块。”

  

  36氪官网截图

  更早之前,多知网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作业盒子的解决方法是补贴。这次补贴活动具体内容为,新教师注册用户每人补贴30元话费,使用作业盒子开班布置作业再补贴50元话费,成功推荐其他老师注册并使用再补贴30元话费。同时,每月使用4次以上作业盒子布置和批改作业的老师还能获得500M流量。”

  

  多知网官网截图

  彼时,众多K12在线机构争抢公立校资源,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也越来越多,但缺乏规范始终是一大问题。用“补贴”老师的方法敲开学校大门的不止“作业盒子”一家。

  央视新闻客户端2018年10月的一则“作业app乱象在调查”报道中提到:山西晋中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就披露,前不久“一起小学学生”的推广人员未经允许就进入学校推广,并称“只要老师下载使用并让学生也下载使用的话,完成APP指定任务,可以送给每位老师30元话费”。

  

  央视新闻客户端截图

  而一名新疆昌吉的“一起小学学生”App的推广人员在采访中表示,给老师送话费从而向学生推广App是公司总部制订的推广手法。

  而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监管”的问题,该推广人员表示,“当地教育系统如果没发文,那还好说,毕竟没发文嘛,大家还可以运作一下。县官不如现管嘛,他们又不可能每天都看着老师,而且学校的自主性其实挺大的,其实还是可以渗透的。”

  “渗透”一词值得警惕。教育类APP的进校之路,有偿推广是否已置老师和自身于违规甚至违法的境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未来网记者表示,“教师的行为属于违规,因为这可能涉及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推销,要求学生注册,这是师德规范所不允许的。”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对教师受贿的明令禁止和处罚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教材、教具、校服或者其他物品的采购等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熊丙奇表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利用教学活动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教材、教具、校服或者其他物品销售方财物,为教材、教具、校服或者其他物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同时,教育部2014年7月8日印发的《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严禁老师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对此向未来网记者表示,该行为属于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违规的。

  合规之路

  上述问题大多发生在2016年前后,那是一幅事物初生,野蛮生长的光景。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学习类App领域融资自2015年起逐渐变得密集起来,仅有进校动作的App在2017、2018两年融资数量就超过10起。资本提供弹药,教育机构无往而不利,而制度的笼子还没有扎实,于是乱象滋生。

  然而“真空”不会一直存在,在线教育自然不是法外之地。用补贴渗透学校多半走的是“地下路线”,而学习类APP暗藏色情暴力内容和诱导链接则彻底触碰了社会底线,牵动了监管层乃至社会各界的雷霆审判。

  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悬于行业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斩落。

  上述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向未来网记者表示,“法不溯及过往,对于互联网行业之前的行为,如果严格套用现在的标准,整个教育类APP行业估计都没有几个合规的了。”

  横看时间轴,2018年年底以上述《通知》为分界线,一场关于教育类APP的合规战役就已打响。

  2019年3月,《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率先在省级层面建立学习类App内容审查机制,将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全部纳入前置审查并建立黑白名单制度。

  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办法》要求,要求在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对现有教育移动应用的备案。

  “凡进必审,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规则清晰明确,一套组合拳下来,像当年“用补贴渗透老师”的招数恐怕难上加难。

  “昨日之事”未必不会成为“今日之失”,在同一个地方倒下的戏码其实经常上演。有关学习类APP的噪音正在迅速衰减,但在线教育还未到“清净”的时候,闭店跑路、分期贷、虚假宣传等问题亟待破解。

  下一个分界点在哪目前还未可知,但不少业内人士包括不少头部在线教育企业对合规持欢迎态度,看得出来是真心欢迎。

  某头部企业CEO曾向未来网记者表示,“只有合规才能把劣质机构淘汰出去,这对正规的教育企业来说反而是好事。”

作者:张冰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我要爆料

X
  • Your browser doesn't have Flash, Silverlight or HTML5 support.
  • 特别说明: 请务必真实填写联系方式和姓名,以助于爆料内容快速通过审核。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提  示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 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