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国内外大咖揭晓答案

2019-12-24 16:58:39 来源: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李盈盈)“以计算思维为代表的新型的这种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未来人才应该具备的一个核心的素养。”在清华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承办的“2019终身学习与未来人才国际会议”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致辞中指出,“提高校长、教育局长等决策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对提升整个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至关重要。对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正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2019终身学习与未来人才国际会议”上致辞。 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面向世界的未来人才?

  此次会议以“终身学习力与未来人才的培养”为主要议题,重点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及未来教育理念和模式创新,促进基础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相互启发与借鉴,分享青少年儿童终身学习力和未来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2019年12月22-23日,“2019终身学习与未来人才国际会议”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围绕未来人才的评价标准、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前瞻、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创新探索、创新教育全球探索等话题,开展跨学科、跨情景的深度对话。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刘宇辉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学校形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北京市在《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服务体系、完善全民终身学习制度环境等具体任务。当前,北京正在积极完善智能化、网络化、终身化的教学体系,助力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致辞。 主办方供图

  杨斌认为,未来教育的信息化不仅是教师使用多媒体及先进硬件的能力,而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能力将编程等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作为表达自己创造力的载体和工具,以寓教于乐和玩中学的模式参与到形式多样的创作中来。他建议,以清华大学为首的高等教育机构应充分发挥示范先行作用,开展计算思维、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研究,并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试点工作,积极将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融入到相关教师队伍的培养中。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致辞。 主办方供图

  出席大会的麻省理工学院Mitchel Resnick教授说,创造性思维是职场上的成功钥匙,也是日常生活中成功和幸福的关键,我们应该支持创造性思维,就像在幼儿园学习时一样,进行各年龄群体的学习活动。而且,这也正是开发Scratch编程语言的理念:创造性学习的4P原则,即Project(项目)、Passion(热情)、Peers(同伴)、Play(游戏)四个核心要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的诸多可能性,我们的学习观将如何调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称之为“可能性2.0”。他说,“可能性2.0”对我们最大的挑战是对自我的不了解,希望学生能合理把握自己,放大自己的可能性,创新反思,拥有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哈佛大学教授、教育学院“零点计划”首席研究员Benjamin Mardell认为,学习的过程应该包含玩耍和冒险,但学校和玩耍往往无法和谐共存,学校也担心孩子们在冒险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他建议,在设计学校课程时,把孩子们的游戏、玩耍融入其中,找到游戏和学习间的平衡点,解决二者间的悖论。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总校长王殿军认为,学校应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因为,学生在实验室里的很多冒险性想法和探索过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他建议设立特殊人才的培养体系,给有天赋的孩子发展能力的机会。

  “然而,在中国的话语体系和环境下,学生的好奇心、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自尊自信比较缺失。教师容易以学科为中心,追求学科的成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副主任刘坚认为,“中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应指向核心素养与人的成长。中国的教育创新要想有大踏步的发展,应用体制的力量,依靠教育系统自身力量推动教育创新,共建共享全社会的教育智慧。”|

  对此,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终身学习实验室主任徐迎庆教授希望未来人才的培养打破文理科壁垒,在提高整体文化水平的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各领域的突出人才,培养能够主动顺应变化,不断主动学习,更新价值观的终身学习者。他认为,“应通过持久的热情激发学生原始的内驱力、使用跨学科内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动态循环的学习模式进行认知迭代和行动输出,引领学习者通往未来人才的目标。”

  “终身学习少年说”环节也是本次会议的核心特色之一。“少年说”共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米竹轩、宏庙小学祁子茗、沈阳市皇姑区塔湾小学徐暄淇等9位来自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TULLL & i-Thinking硬核科创”项目学习的中小学生,他们通过创业团产品路演会的形式分享“跨学科、玩中学”的过程,展示了集成Scratch编程、数字音乐、数字美术于一体的“创业”作品,并向在场观众进行了“融资路演”。孩子们在与台下“投资者”的交流过程中,不仅分享了他们在项目中的经验体会,也表达了“00后”对未来教育模式的需求和思考。

  “终身学习少年说”学生发言 主办方供图

作者:李盈盈 编辑:高富灿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我要爆料

X
  • Your browser doesn't have Flash, Silverlight or HTML5 support.
  • 特别说明: 请务必真实填写联系方式和姓名,以助于爆料内容快速通过审核。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提  示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 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