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虚编师资遭投诉,多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教师“资质不明”

2020-07-14 09:45:23 来源:未来网
近期,多个家长向未来网记者反映,他们为孩子报班时发现,许多在线教育机构都存在教师资质不明、无证上岗的情况。

  未来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 杨佩颖 见习记者 聂菲)近期,多个家长向未来网记者反映,他们为孩子报班时发现,许多在线教育机构都存在教师资质不明、无证上岗的情况。

  记者也从上海消保委处获悉,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培训的投诉量猛增,其中市消保委系统受理教育培训投诉5625件,同比上升20.9%。其中,投诉的主要问题中包括虚编师资。

  上海消保委微信公众号截图

  教师无证上岗如同没有驾照就敢开车上路,教育部也多次发文整治线上教育机构培训乱象,但依旧出现“你有政策,但我不改”的现象。

  已有教学经验老师“无证上岗”

  2019年7月2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在培训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

  未来网记者在体验“猿辅导”官方APP的课程时发现,一位好评率100%的初中英语授课老师教师资质显示“教师资格证考试已报名”,记者随即咨询在线客服相关情况。

  “猿辅导”老师无证上岗

  客服回应,无证上岗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授课老师无法拿到证件,只能先上岗,后考试。据记者了解,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是今年疫情形势下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而上述提到的授课老师去年就已在“猿辅导”授课。

  “猿辅导”客服回应

  未来网记者再次调查发现,有道精品课官方APP显示,一位教初中英语的授课老师教龄已有16年,但教师资质上显示“因疫情原因教师资格待认定”;高途课堂官网和新东方在线在教师资质公示信息中,部分上岗授课老师仅显示“已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无教师资格证编号;跟谁学官方APP部分老师有的仅显示“已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教师资质的介绍;乐学高考官方APP中显示的部分老师资质信息中写道“考试已通过,待认证”;小盒家长官方APP中,多数教师仅显示相关具有相关资格证并没有显示教师资格证编号。

  “有道精品课”教龄16年老师无证上岗

  2018年9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表明,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学科类教师应于2018年下半年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经过教师资格考试未能取得教师资格的,培训机构不得继续聘用其从事学科类培训工作。

  未来网记者从某教师资格证培训机构处了解到,2018年下半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非应届毕业生,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可于2019年4月进行认定,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显然,一些已有教学经验的培训机构老师并未“一次通关”。

  谈其原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一方面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改通知刚出台不到2年,执行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的教资考试未能如期举行,而培训机构报名师资考试的人数又突然增多,许多培训机构因此受到了影响。

  教师“合格证”不等于教师“资格证”

  据记者了解,一些线上培训机构已经公示的教资信息也有不靠谱的。未来网记者在“有道精品课”官方APP看到,一位已上岗的高中英语授课老师已有十年教学经验,但他的教师资质只显示13位数字,而正规的教师资格证是全国统一17位数。

  “有道精品课”老师教师资质不明确

  7月12日,记者致电“有道精品课”询问相关原因,客服称,这位上岗老师因还未参加教师“资格证”认定,编号为教师“合格证”编号。教师“合格证”是在教师“资格证”考取过程中,通过笔试和面试后,颁发的成绩合格证书。

  据记者调查,取得教师资格证后续还要经过多项程序,教师“合格证”并不等于教师“资格证”,也不代表教师可以凭“合格证”上岗。面对记者的质疑,客服表示,他们的官网对于教师资质板块已经更新,只是APP还未更新,后续会上报这一问题,如果家长确实不放心,可以选择另外一位有证且资深的老师。

  记者了解到,教师资格证编号的查询是仅限于教师本人可查询的,这也给了许多教育培训机构不及时更新教师资质,虚假宣传的机会。洋葱学院官方APP里“2020年小学数学暑假提高班”的宣传语是“哈佛北大名师课,教孩子不一样的方法学数学”,但未来网记者查看官网和官方APP都未看到关于名校老师们的基本教师资质信息。

  针对培训机构资质乱象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需要实行备案审查,要求机构把所有教师信息不仅要明确公示,而且要向有关部门备案,由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储朝晖表示,深化法治是规范校外培训的有效方略,机构应主动提供教师的从业经历和教师资格证书,学生家长和机构在确定服务培训关系时,可以关注培训机构是否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作为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培训机构也可将使用示范文本作为自身合法合规性的显示,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更多的客户,同时加强自身规范建设,体现对家长和学生的尊重与负责,从而在学生家长与校外培训机构之间形成更多的共识与互信,构建家长和学生需要的、均衡的校外培训体系。

作者:杨佩颖 聂菲 编辑:未来网新闻安鑫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