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艳:亟需为“校园食安”插上“数字翅膀”

2021-03-02 13:31:18 来源:未来网

  编者按:阳春三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未来网高校频道聚焦来自高校的代表委员,推出特别策划“高校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未来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赵莹 通讯员 徐春浩)“‘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通过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按照食品安全排查‘零死角’、问题整改整治‘零容忍’、违法违规‘零放过’的原则,坚持不懈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建议构筑‘互联网+智慧监管’机制,为‘校园食安’插上‘数字翅膀’。”去年至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李东艳一直在抓紧调研,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她调研的心得体会、思考感悟,更见证了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李东艳(受访者供图)

  “数字技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数字餐饮’,使原来不能近观的食物生产过程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再现,这样不但餐厨人员操作会特别规范、环境会特别整洁,而且用餐人员吃起来也会特别放心、特别舒心,餐饮场所的管理服务水平、受欢迎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李东艳说。

  “学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是人口密集的场所,所以亟需关注疫情期间学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食堂每天的就餐、消毒情况都要记录清楚,食材采购、加工制作、供餐准备等,尤其对卫生防疫措施、留样食品数量品种是否齐全、仓库内米油配料等要进行重点检查。”作为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李东艳一直聚焦于“加强安全教育”“确保能源安全”“做好就业确保民生”等话题,“校园食安”是疫情防控以来她提出建议的关键词。

  “排队吃饭,每人前后左右间隔1米;实行分餐制,这都很有必要。”李东艳说,“河南理工大学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要求,对师生就餐过程中的防控措施,包括预案制定、制度落实、防控物资储备及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按照相关规定实行错峰、错班、错时就餐,实行分餐、分座制,保证安全间隔距离,让大家既吃得放心,又吃得安心。”

  李东艳注意到,当前全国各地大中小学进入有序返校复学时期,为持续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四个最严”要求和最高检的“一号检察建议”,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师生食品安全监督力度,力做师生最暖心的“舌尖卫士”。“随着返校复学高峰的来临,在保障校园内食品安全的同时,相关机构还应加大对校园周边商店、饭店、流动餐车、外卖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综合发挥打击、监督、预防、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李东艳说。

  李东艳建议,应积极挖掘数字技术潜力,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给“校园食安”打造“数字防火墙”。河南理工大学在不断加快推进“智慧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规范食材存储、食品加工操作、餐具清洗消毒的同时,还通过风险分级评定,要求校内食品经营单位做好疫情防控。从业人员营业期间佩戴口罩,营业开始和结束时各测1次体温,门店每日进行两次以上消毒;餐厅在管理、消杀、用水用电设施的检查和维护、餐厅文化的打造、餐饮卫生治理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管,并对就餐流程、就餐时间、一次性餐盒处理等提出明确要求,严格落实责任。

  “食材品质的保障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因此,‘校园食安’建设还应注意‘数字化采购’。”李东艳表示,通过搭建“农校对接——食堂大宗物资采购平台”,对学校食堂用米、面、油等大宗原材料进行 “数字化”集中招标采购,进驻平台的供应商都是经过公开招标选取的食品生产企业,交易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建立“数字库管系统”,实行校级统一集中采购,食堂各个生产部门提前一天下单,生产部门第二天直接供货,可进一步扎牢食品安全“篱笆”。

  “高校食堂经过数字化改造,不但可以保障师生饮食安全,还可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起到一举多得效果。”李东艳说。

作者:赵莹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