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孩子需要身心灵和谐发展,而不是成为考试机器

2021-05-16 09:15:35 来源:未来网
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家庭教育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未来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李盈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然而,近两年来,整个中国社会及家庭都出现了极大的教育焦虑,“鸡娃”、内卷成为热词。

  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家庭教育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在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大力智能协办的“科技助力、以爱赋能——家庭教育开启新征程”研讨会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表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的事,也是父母的事,更是政府的事。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

  在朱永新看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小学时,孩子们的认知风格、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基本形成。因此,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令他忧心的是,如今,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父母逼着孩子上补习班,做大量的练习,以致于家庭教育学校化,甚至成为第二课堂。”朱永新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家庭教育的本质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生活教育,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为今后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主、自信、有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孩子拥有真正幸福的人生。”朱永新认为,“人是社会的人,是否幸福与分数、学校、职位都没有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喜爱。作为父母,关键不是帮助孩子批改作业,不是帮孩子在分数上赶超别人,不是帮孩子考一个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而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

  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大力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昱鲲介绍,研究院对1000个工作1-5年的人开展的回溯问卷调查显示:孩子在中小学时期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程度,与考取的大学等级及其成年后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中小学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更好的孩子,成年后更愿意学习,学习体验更好,工作满意度更高,成年后更幸福。

  “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帮助所有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要让刘翔成为姚明,也不要让姚明成为爱迪生,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朱永新强调,“对于孩子而言,优秀的领导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分数更重要。孩子需要身心灵和谐发展,不要成为简单的考试机器。”

  “家庭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感、胜任感和连接感。”赵昱鲲如是说。

  家务劳动是最好的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庭是生活的组织,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有生活能力的人,才能人格健全,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处理各种问题。”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孙云晓看来,家庭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密切的家庭关系,二是丰富的家庭生活。然而,目前,这二者都是我们比较欠缺的。

  教育大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在孙云晓看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出现了知识化、技能化的误区,生活教育被弱化。比如,家庭生活中,孩子们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逐渐变少。

  国家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有一次,孙云晓问一个城市学校的校长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却被告知“我正在想是不是带着孩子们到农村去体验劳动。”

  “劳动教育只能回农村吗?听了校长的话,我感到非常可悲。”孙云晓认为,当一个人或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的时候,如果没有家务劳动,劳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当前,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家庭教育,我国的《家庭教育法》也呼之欲出。“可是,当家长花大量时间、金钱送孩子去培训班补习时,孩子会失去很多生活经历。”孙云晓补充道,“我们重视家庭教育并不是让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要让家庭更像家庭。只有充满魅力的家庭生活,才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生活能力强、人格健全的人容易与人相处,处理各种问题。”

  家庭教育也是“双刃剑”

  此前,江苏某地有一个9岁男童因为不小心打破了学校的窗户玻璃,因担心受罚,给奶奶留个字条后,便背着书包从楼上跳下,结束了幼小的生命,令人心痛。

  如今,花季少年轻生等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怎么办?家庭教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医学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罗静告诉未来网记者,“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家庭应该是孩子成长的补给站,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家庭教育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做得好,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就会变成一把刀,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在赵昱鲲看来,当人类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感、胜任感和连接感得到满足时,人会处于一种蓬勃向上、幸福高效的状态。“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引导,既要有高要求,还要有高支持;若仅有高要求,没有高支持,就是‘虎妈’;若只有支持,没有要求,就是溺爱。”

  当下,各种代替或者辅助家长开展教育的高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科技如何助力家庭教育?

  罗静强调,“高科技手段帮助孩子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大力智能品牌创始人阳陆育认为,一个好的教育科技产品不是为了隔离孩子与家长,而是连接家长与孩子,它不应该只是一个工具,而是秉持科学的教育理念,成为孩子的成长助力器。

  孙宏艳认为,无论科技手段的使用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关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她希望科技赋能教育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共建儿童友好的数字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并赋能儿童,增强儿童的自主性和自驱力。

作者:李盈盈 编辑:高富灿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我要爆料

X
  • Your browser doesn't have Flash, Silverlight or HTML5 support.
  • 特别说明: 请务必真实填写联系方式和姓名,以助于爆料内容快速通过审核。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 (该信息仅未来网工作人员可见,请放心填写)

提  示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 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